-
養豬場被強拆,民告官勝訴后,卻被控“兩宗罪”
養豬場被鎮政府強制拆除。盡管強拆行為被判定違法,但養豬合作社在之后的賠償和補償訴訟中卻屢屢受挫。5名合作社成員被指涉詐騙罪,合作社也因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被立案調查。 全國律協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王才亮:法院對于行政強制行為注重程序審查,容易找出硬傷,但原告方時常面臨勝訴難獲賠的處境。 -
王林清受賄、非法獲取國家秘密案二審維持原判
-
不能一“冷”了之:一年半,離婚冷靜期愛與恨
即使在調解過程中發現雙方抱著“規避離婚冷靜期所以選擇訴訟離婚”的想法,法院還是要按照法律程序調解,“很遺憾,目前來說,我個人處理的規勸還沒有成功過?!? 張煜泰認為,離婚冷靜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時長,延長或縮短。例如,存在家暴情況,就應該適當縮減或是取消離婚冷靜期的時長限制。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
鄭州市紀委監委啟動對賦紅碼問題調查問責程序
-
銀行儲戶被賦紅碼背后,誰在“碼上加碼”?
自5月底開始,儲戶群內有人發鄭州車站、河南銀保監局等地的場所碼照片,建議大家可以掃碼登記個人信息,讓有關部門認為儲戶們仍在鄭州反映情況,盡快解決無法取款的問題。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在儲戶被賦紅碼的事件中,相關職能部門明顯超出了履行法定職責的范圍和限度,侵害了個人信息權益。 早在2020年2月,中央網信辦就出臺過《關于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規定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
唐山打人事件里的三個江蘇戴南人:他們為什么去唐山?
社交媒體上有傳言稱馬云齊是當地某官員之子。一位戴南鎮干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位官員也是戴南鎮人,但與馬云齊沒有關系。 沈小俊組織的賭場賭資共計60000余元,沈小俊等組織者通過抽頭獲利10000余元,馬云齊分得400元,其余看護大多分得100-300元不等。 有網絡傳言稱幾個戴南人前往唐山是為世界杯賭球做準備。王強認為可能性不大,“他們出發時比較隨意,原本我們還約了9號那天要打麻將,不像是策劃已久”。 -
異地用警不同于異地偵辦,與唐山打人事件相關的法律常識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異地用警常用于一些重大案件調派警力,管轄權沒有轉移。而異地偵辦則是發生在甲地的案件直接由上級公安機關指定乙地管轄。 理論上,案件也有可能指定其他地區的檢察院起訴,但在實踐中,出于便利性的考慮,一般指定某地公安機關管轄后,也會指定該地檢察院、法院辦理。 -
不“刷臉”不能進樓,他起訴物業勝訴了
顧城是一個26歲的年輕人。在他看來,自己這場訴訟的價值在于,給那些在生活中遇到麻煩事的人做個示范,告訴他們,其實有機會采取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感覺身邊的一些朋友對維權這件事的畏難情緒太重了。這的確和維權成本高有關,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自己對如何維權這件事不了解,就會害怕?!? 劉曉春建議,對人臉識別的后續立法中,應當細分哪些領域可以使用,哪些領域不可以,對于不可使用的領域,要對存在什么樣的風險進行具體測算。 -
河北唐山打人案件:九名涉案人員全部歸案
-
四年多,批捕2600件安全生產刑事案件
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2600件4641人,起訴9495件15506人,罪名集中于重大責任事故罪、危險作業罪和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共計占96.4%。